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意思:古墓依寒草,前一天寄老松。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人的生活和情感。
首句“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诗人以山鸟象征那位隐居的老人,表达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山鸟在山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鸣叫,而那位隐士却无法享受这样的生活,只能默默地独处山中。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隐士的孤独和无奈。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这两句表达了隐士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无奈。他告别了曾经的明主和繁华世界,选择终身隐居在此峰之中。这种决绝和无奈,让人感受到了隐士内心的坚定和孤傲。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这两句描绘了山中清幽的环境,泉水从石径上流过,涧边的山风吹拂着尘容。这种清幽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和淡泊。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这两句描绘了山中古墓和老松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古墓见证了前朝的兴衰,老松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这两句描绘了山中独特的景象,云雾缭绕的山壁和山谷中的稀疏钟声。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山中的神秘和静谧。
最后,“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诗人以惆怅的心情表达了对隐士的怀念和期待。虽然隐士已经离去,但诗人仍然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在林下再次遇见他。这种情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隐士的敬仰和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隐居山中的老人的生活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孤独、决绝、宁静、淡泊、历史沉淀和神秘。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山水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