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少年游 有感》 何物似前朝。

何物似前朝。

意思:什么东西像前朝。

出自作者[清]徐灿的《少年游 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衰杨霜遍灞陵桥。何物似前朝。夜来明月,依然相照,还认楚宫腰。金尊半掩琵琶恨,旧谙为谁调。翡翠楼前,胭脂井畔,魂与落花飘。》是一首对古代历史和人物进行重新解读的诗篇。它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灞陵桥上枯萎的杨树,以及那些已经逝去的时代和人物。 首先,“衰杨霜遍灞陵桥。”这句诗以鲜明的视觉形象,描绘了灞陵桥上被霜覆盖的杨树,表现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无情。 “何物似前朝。”这句诗提出问题,暗示了前朝的事物已经消失,只留下一些遗迹供人凭吊。这里的“前朝”可能指的是已经消亡的朝代或文化。 “夜来明月,依然相照,还认楚宫腰。”这句诗描绘了月夜下的灞陵桥,明月依旧,但物是人非。杨树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苍白无力,就像楚宫中的美人腰肢那样纤弱。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杨树比作楚宫美人,表达出一种物是人非、岁月无情的感觉。 “金尊半掩琵琶恨,旧谙为谁调。”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怨和遗憾的情感。金尊半掩,暗示着酒樽中还残留着前朝的遗恨。琵琶作为一种古代乐器,常常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关联。这句诗表达了琵琶声中所蕴含的旧日情感,但如今却无人能够听懂。 “翡翠楼前,胭脂井畔,魂与落花飘。”这句诗以具体的地点——翡翠楼和胭脂井,进一步描绘了历史遗迹。翡翠楼是汉代长安的一座豪华建筑,胭脂井则是隋代故宫的一处井台。这里用“魂与落花飘”来比喻游子漂泊无依的情感,表达出一种历史的哀愁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灞陵桥、楚宫、金尊、琵琶、翡翠楼、胭脂井等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哀叹。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无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遗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衰杨霜遍灞陵桥。
何物似前朝。
夜来明月,依然相照,还认楚宫腰。
金尊半掩琵琶恨,旧谙为谁调。
翡翠楼前,胭脂井畔,魂与落花飘。
作者介绍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

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

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关键词解释

  • 前朝

    读音:qián cháo

    繁体字:前朝

    英语:previous dynasty

    意思:I
    以前。
    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

  • 何物

    读音:hé wù

    繁体字:何物

    英语:[计] five W-Hs

    意思:亦作“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
    《管子小问》:“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