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穷源示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
意思:学易穷源表示到时,便将虚寂渺小思想。
出自作者[宋]张载的《诗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学习易经的深度思考和领悟,通过描绘虚寂状态下的思维活动,表达了对易经的深刻理解。
首句“学易穷源示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中的“学易穷源”暗示了对易经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示到时”则表达了到达虚寂状态的时间点。这里的“虚寂”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的是一种无思无虑、无欲无求的状态,即一种虚静之心。而“眇心思”则是指细微、细腻的思维活动。这两句诗表达了当到达虚寂状态时,人的思维活动变得虚静、细腻,这是一种对易经的深度理解和领悟。
“宛如童子攻词赋,用即无差问不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深度理解和领悟的状态,就像童子攻词赋一样,用即无差问不知。这里用“攻词赋”来比喻对易经的深入研究和领悟,而“用即无差问不知”则表达了这种领悟的深度和广度,即使用这种思维方法,就可以对易经中的问题无所不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易经的深度理解和领悟,通过描绘虚寂状态下的思维活动,强调了学习易经需要虚静之心和细腻的思维活动。同时,也表达了对易经的敬畏和尊重,认为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