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诗词古文网
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望夫台》
江移岸改安可知,独与高山化为石。
江移岸改安可知,独与高山化为石。
意思:
江移岸改怎么可以知道,只有与高山变成石头。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望夫台》
全文赏析
在忠州南数十里。
相关句子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出自《赠孟浩然》作者:[唐]李白
春思安可忘。
--
出自《杂诗》作者:[魏晋]曹植
咄嗟安可保。
--
出自《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作者:[魏晋]孙楚
瑶台安可论。
--
出自《感遇·之十九》作者:[唐]陈子昂
咄咄安可言。
--
出自《感遇·之十七》作者:[唐]陈子昂
悠悠安可原。
--
出自《折杨柳行》作者:[魏晋]曹丕
悠悠安可任
--
出自《种葛篇》作者:[魏晋]曹植
洞庭安可穷。
--
出自《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功名安可留。
--
出自《效阮公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盛年安可持。
--
出自《月重轮行》作者:[魏晋]陆机
万世安可思。
--
出自《挽歌诗》作者:[魏晋]陆机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
出自《唐乐府十首·输者讴》作者:[唐]刘驾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
--
出自《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作者:[宋]徐照
高山峻极。
--
出自《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作者:[魏晋]陆云
高山流水。
--
出自《雨霖铃 鸣鹤余音卷一》作者:[元]宋德方
慷慨高山陂。
--
出自《五言赠秀才诗》作者:[汉]嵇康
高山白早。
--
出自《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作者:[宋]苏轼
长啸高山头。
--
出自《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作者:[唐]王维
高山流水。
--
出自《减字木兰花·一丘一壑》作者:[宋]无名氏
我愿化为鹤,不愿化为猿。
--
出自《旅兴(四十首)》作者:[明]刘基
征骨化为尘,柔肌化为石。
--
出自《望夫石》作者:[宋]梅尧臣
一蛇化为龙,一蛇化为雉。
--
出自《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作者:[宋]梅尧臣
鸷鸟化为鸠。
--
出自《诗》作者:[魏晋]王粲
化为鸳鸯。
--
出自《答赵景猷》作者:[魏晋]曹摅
通衢化为渠。
--
出自《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其二》作者:[魏晋]陆机
江移林岸微。
--
出自《循役朱方道路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地遍磷磷石,江移孑孑樯。
--
出自《题龙兴寺》作者:[唐]薛能
去时江水拍山流,去后江移水成碛。
--
出自《望夫台》作者:[宋]苏辙
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
--
出自《送程之邵签判赴阙》作者:[宋]苏轼
无数青山随岸改,几声幽鸟唤人归。
--
出自《夜宿斜溪闻杜鹃》作者:[宋]韩元吉
诗句原文
江上孤峰石为骨,望夫不来空独立。
去时江水拍山流,去后江移水成碛。
江移岸改安可知,独与高山化为石。
山高身在心不移,慰尔行人远行役。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高山
读音:
gāo shān
繁体字:
高山
短语:
峻 小山 山岳 岳
英语:
alpine
意思: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
《荀子劝学》:“故不
高山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