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
意思:好学的真值业,并肩可以相如。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陶赠羊长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学者对知识的追求和他的自省。首句引用了皇甫谧和挚虞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敬仰和追求。诗人自谦不是皇甫谧那样的学者,但希望有像挚虞那样的学生。
“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描绘了诗人虽然贫穷,但愿意借阅书籍,表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望。而“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则展现了诗人希望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经典,传播知识的愿望。
“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他从年轻时就开始研究文史,转眼间已经过了六十年。这里的“俯仰”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
“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则运用了老马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仍然心系学问,渴望继续为人民服务的情感。
“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是诗人的自省,他意识到人生中的烦恼和疾病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来减轻。
“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希望朋友能像千里马一样奔驰,而自己却因为年老而步履蹒跚。
“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是对朋友的赞扬,称赞他的学问可以和相如比肩。
“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感谢他的书籍让自己荒芜的心灵得到了滋养。
最后的“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奏赋病未能,草玄老更疏。犹当距杨墨,稍欲惩荆舒。”则是诗人的自谦和反思,他感到自己已经年老,对诗书已经失去了曾经的热情,但仍然要坚持自己的信仰,抵制错误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