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好学何所窥?
意思:学生喜欢学习如何看?
出自作者[元]王冕的《题申屠子迪篆刻卷》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和对现代书法遗失的叹息,以及对一个名叫樊山的书法家篆刻古法的赞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我昔闻诸太古初”引出了诗歌的主题,即古代的书法艺术。“冯翊窅窅安可摸”形容了古代书法的深奥和难以捉摸。接下来几句描述了从伏羲得龙马、创造书法的起源,到结绳记事的废止,以及蝌蚪文、鸟迹文等各种书体的涌现,再到大篆、小篆的发展,展现了书法历史的源远流长。
“只今相去几百年,字体散漫随云烟”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书法遗失、字体散漫的叹息。“岐阳石鼓土花蚀,绎山之碑野火然”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古代碑文被自然侵蚀、毁坏的景象,进一步体现了对遗失文化的痛心。
“樊山先生东鲁儒,好古博雅耽成癯”这几句赞扬了樊山先生这位书法家。他的篆刻纯古法,成果斐然。然后,“白石光芒争照耀,满城走看嗟神妙”生动描绘了樊山先生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誉和欣赏的场景。
最后的“徐公手摹烽火尘,金陵近刻殊失真”则表达了对一些现代书法家作品失真的遗憾,与樊山先生的古法篆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和对现代书法遗失的叹息,以及对樊山先生篆刻古法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遗失文化的痛心,同时也体现了对现代书法艺术的审视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