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留别柳中庸》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意思: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留别柳中庸》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流水、城路、古亭、寒树等自然景物,以及离人、马、风波等人事景物,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惆怅和孤独。 首句“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描绘了流水的流淌和城路的寂寥,给人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感觉。流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而城路的萧条则暗示了人烟稀少,一片冷清。这两句诗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失落。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离人离开古亭,马匹在寒冷的树木中进入画面。这里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过去的怀念。离人、古亭、马匹、寒树等元素共同构成了凄凉而感伤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惆怅情绪。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江海的风波象征着人生的变幻莫测,而相逢则暗示着未来的希望。然而,这种希望是如此的渺茫,以至于诗人无法确定何时才能真正的相逢。这种不确定性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流水、城路、古亭、马匹、风波等元素,以及离别、未来等主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惆怅和孤独。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萧条

    读音:xiāo tiáo

    繁体字:蕭條

    短语:冷淡 清淡

    英语:depression

    意思:(萧条,萧条)

    1.寂寞冷落;凋零。
    《楚辞远游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流水

    读音:liú shuǐ

    繁体字:流水

    短语:湍流 溜 湍

    英语:running water

    意思:
    1.流动的水;活水。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