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意思:那将要死去的人比流水,江水东流逢上潮。
出自作者[唐]熊孺登的《经古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凉、哀悼的场景,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生死无常、逝者如斯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碑折松枯山火烧”描绘了墓地凄凉的景象,碑石断折,松树枯萎,山火焚烧,给人一种悲凉、荒芜的感觉,也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无常。
第二句“夜台从闭不曾朝”中,“夜台”指的是坟墓,“不曾朝”表明了死者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无法看到日出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不可逆和死亡的终结。
第三句“那将逝者比流水”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比作流水,寓意着生命的流逝和消逝。流水不断向东流去,就像生命不断走向死亡,表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一句“流水东流逢上潮”中,“逢上潮”是指在流水的进程中,会遇到反向的潮流,形成碰撞和波折。这个意象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即使流水(生命)在不断前行,也会遇到波折和反向的潮流(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
整首诗通过对墓地凄凉景象的描绘和对逝者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常和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给人一种悲凉、哀思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