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终谁为公书考,岂止江西第一人。
意思:年终谁为公考,难道只有江西第一人。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毛君经旬不用鞭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意深厚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宽松、和谐的感觉。首联“共喜秋深酒未醇,官曹休暇不须旬”营造了一种喜悦的氛围,人们共同欢喜于深秋的到来,虽然酒还未醇,但官署中的公务已经可以暂停一段时间了。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季节的热爱,以及对公务暂时放下的轻松心情。
颔联“政宽境内棠阴合,讼去庭中草色新”进一步描绘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和谐的自然景象。政策宽和,境内的棠树成荫,诉讼离去后,庭院中的草色焕然一新。这两句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对政通人和的向往。
颈联“不惜牛刀时一割,已因鼷鼠发千钧”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就像不惜用牛刀去切割,已因小小的鼷鼠而发起千钧之力。这体现了诗人对事物处理的果断与智慧。
尾联“岁终谁为公书考,岂止江西第一人”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期待。岁末之时,谁会为公务考核而担忧呢?岂止是江西的第一人。这既展示了诗人的自信,也透露出他对公务尽责、为民谋福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公务、政治、自然等元素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政治宽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以及对公务尽责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