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意思:三公的才能与曹丕,何止十倍增加。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

全文赏析

原题: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従出师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楇。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卷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曹丕

    读音:拼音:cáo pī

    曹丕的解释

    曹丕(187-226) : 即“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曹操6*死后袭为魏王
  • 公才

    读音:gōng cái

    繁体字:公才

    意思: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又名之曰:‘孙(孙礼)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卢毓)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唐·刘长卿《哭陈歙州》诗:“儒行公才

  • 岂止

    读音:qǐ zhǐ

    繁体字:豈止

    英语:not only

    意思:(岂止,岂止)
    犹何止。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

  • 倍加

    读音:bèi jiā

    繁体字:倍加

    意思:加倍;更加。
    《北齐书神武帝纪上》:“将出滏口,倍加约束,纤毫之物,不听侵犯。”
    唐·韩愈《御史臺上论天旱人饥状》:“又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其百姓实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