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意思:焦山哪有有修长的竹子,砍柴打水僧两三。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金山楼观、焦山修竹、江潭景色以及人生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联“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描绘了金山楼观的壮观景象,钟声和鼓声在淮南地区回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氛。
颔联“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则转向了焦山的修竹,以及采薪汲水的僧人,进一步描绘了江潭的清幽和静谧。
颈联“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描绘了云雾笼罩、浪涛拍打的景象,几乎没有人的足迹,但时有沙户在祈求春蚕的丰收,增添了诗的悲凉和现实的色彩。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来到金山却未能留宿的遗憾,以及由于命运穷薄而不敢轻易涉足江潭的感慨。
在诗的末联,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他提到自己虽然遭受困厄和饥饿,但仍保持着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退山林、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金山楼观、焦山修竹、江潭景色以及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隐退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