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

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

意思:书不是贵口诵,学习必须到心斋。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学习的乐趣和诗人对生活的态度。首联“讲习岂无乐,钻研未有涯。”讲述了学习的乐趣和无止境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讲习”和“钻研”的描写,传达出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无尽探索的向往。 颔联“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则强调了学习不仅仅是口头背诵,更需要心领神会,深入到心中。这里的“心斋”二字,借用了庄子的概念,意指内心的虚静纯净,专注于一,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颈联“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描绘了诗人通过酒和诗来表达自己的性情和情怀。这里的酒并非沉溺,而是用来陶冶性情,诗则是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尾联“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曾点志向相同。曾点是古代的一位贤士,以德行著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诗人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真挚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
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
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
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心斋

    读音:xīn zhāi

    繁体字:心齋

    英语:purifying the heart

    意思:(心斋,心斋)
    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庄子人间世》:“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