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乃可让天下,光被万世常如新。
意思:唐尧、虞舜就可以让天下,光照万世常如新。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感寓》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价值观、道德品质和忠诚的诗。诗人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和对末俗败坏道德的悲叹。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忠诚、孝道和仁爱的重要性,批判了只看重利益、不顾道义的行为。
首句“人生堂堂七尺身,本与圣哲均称人。”表达了每个人生来都有与圣贤一样的尊贵身份和潜能。这里诗人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都有追求高尚道德和智慧的潜力。
接着诗人通过“唐虞乃可让天下,光被万世常如新。”赞美了古代的唐虞二帝,他们能够以天下为重,将权力传给有德之人,这种精神光照万世,常新不衰。这里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无私奉献和道德传承的重要性。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感叹“哀哉末俗去古远,斫丧太朴浇全淳。”现代社会离古代圣贤的精神越来越远,人们丧失了原本淳朴的道德观念。这里诗人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一些人的贪婪行为,“豆羹箪食辄动色,攘窃乃至忘君亲。”他们对微小的利益也会动心,甚至为了利益忘记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忠诚。这里诗人批判了那些只看重个人利益,不顾道义的人。
然后诗人通过反问,“锱铢必先计利害,讵肯冒死求成仁?”那些对微小利益也要计较的人,怎么会愿意冒生命危险去追求仁爱呢?这里诗人进一步批判了那些只看重利益,不顾道义的人。
最后诗人呼吁,“不欺当从一念始,自古孝子为忠臣。”忠诚和孝道是从一念之间开始的,自古以来,孝子就是忠臣。这里诗人强调了忠诚、孝道和仁爱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要从这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出发,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道德传承的重要性,批判了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呼吁人们要珍视人生价值,追求高尚道德,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