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鶺鴒颂》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意思:上面所教,下面所证明,其实在我啊。

出自作者[唐]李隆基的《鶺鴒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轩宫中的奇树和宫殿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赏析: 首先,诗人以“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轩宫,其中有奇树青葱,周围的房屋也显得十分和蔼。这些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个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为整首诗歌奠定了愉悦、舒适的基调。 接着,诗人描述了季节的变化,以“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描绘了奇树在霜雪中的茂盛和愉悦,自如地展现着它的美丽。这些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季节变化的敏锐感受,以及对于生命的顽强和美丽的赞叹。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以“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描绘了树木的连枝共生,绿叶和花朵一同绽放,闪耀着春天的光彩。这些描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美好和希望的赞美。 然后,诗人通过对于宫殿的描述,以“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展现了宫殿的华美和舒适,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享受和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余兮”描绘了鸟儿的飞翔和鸣叫,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和情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德行的追求和惶恐,以及对于上天的教诲和榜样力量的赞美。 最后,诗人以“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结束了整首诗歌,通过观鸟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追求,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反思。 整首诗歌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美好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德行的赞美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余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作者介绍 李隆基简介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关键词解释

  • 实在

    读音:shí zài

    繁体字:實在

    短语:事实上 骨子里 实际上 实质上

    英语:verily

    意思:(实在,实在)

    1.真实,不虚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