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是色,色空不异体还同。
意思:色就是色就是空,朦胧不异体还同。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颂古九十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佛教禅宗思想的深刻阐述,它以一种富有哲理和诗意的语言,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
首先,诗中提到了“教人梦裹撮虚空”,这是对禅宗修行的一种描述。禅修的过程常常被比作在梦中探索虚无的境界,通过冥想和内观,人们试图理解世界的本质,达到一种超越物质和精神的境界。
“要显盲参离相通”一句,表达了禅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通过摆脱外在的表象和概念,达到内在的通达和理解。这里的“盲参”是指对事物的无知和无偏见,通过这种盲目的观察和理解,人们可以超越表面的束缚,达到对真理的领悟。
“色即是空空是色”这句话,是对佛教的基本教义——缘起性空的阐述。在这里,“色”代表物质或现象世界,“空”则代表虚无或本质。这句话的意思是,物质或现象世界是由因果关系构成的,它们本质上都是虚无的,而真正的本质或本性是不可见的,超越了物质和精神的界限。
最后,“色空不异体还同”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述。在这里,“不异”意味着物质和虚无之间没有区别,它们是同一体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物质和虚无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这种理解有助于人们超越二元对立的观念,达到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修的过程和阐述佛教的基本教义,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它鼓励人们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在的通达和理解,从而达到对真理的领悟。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和诗意,适合禅修者和对禅宗有兴趣的人阅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