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 寄语吴令君,但遣糟床注。

寄语吴令君,但遣糟床注。

意思:在对吴县令您,只派糟床注。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曩谁筑孤亭,胜日有感遇》是一首对历史、现实、人生、自然都有深刻感悟的诗。它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描绘了历史上的亭子,以及它所见证的岁月变迁和人世沧桑。同时,它也表达了对现实中的吴侯的赞美,以及他对吴县治理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一个孤亭,这个亭子可能是一个历史遗迹,也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某个地方。诗人通过这个亭子,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他提到了刘随州,这位唐代诗人,他的诗歌中常常有白云的意象,诗人以此为题,表达了对这位诗人的敬仰之情。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岁月流逝、绿树砍伐、华屋倾覆的景象,这些描述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现实中的吴侯的赞美,他称赞吴侯在治理县政时能够解民之忧,去除吏蠹,展现出他的真性情和独特见解。 然后,诗人又提到了吴县的繁荣景象,如佛宫余材被用于修建大厦,燕雀、凫雁在此欢聚,四海名士前来相聚等。这些描述都表达了诗人对吴县治理的赞赏和对吴县人民的祝福。 最后,诗人以“至人观万物,谁有安立处”结尾,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智者应该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万物,不执着于过去和未来,只关注当下,享受生命的过程。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现实、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曩谁筑孤亭,胜日有感遇。
永怀刘随州,因榜白云句。
遗老不能谈,岁月忽成屡。
绿阴斤斧尽,华屋风雨仆。
吴侯七闽英,宰县有真趣。
弦歌解民愠,根节去吏蠹。
材收佛宫余,工有子来助。
厦成燕雀贺,水满凫雁翥。
四海名士来,一笑坐客聚。
云兴碧山留,云散清江去。
斯须成苍狗,皆道不如故。
至人观万物,谁有安立处。
寄语吴令君,但遣糟床注。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令君

    读音:lìng jūn

    繁体字:令君

    意思:
    1.魏·晋间对尚书令的敬称。后亦以称位居枢要的大臣。
    《晋书荀瑁传》:“帝尝谓曰:‘魏武帝言:荀文若之进善,不进不止;荀公达之退恶,不退不休。二令君之美,亦望于君

  • 寄语

    读音:jì yǔ

    繁体字:寄語

    英语:send word

    意思:(寄语,寄语)
    传话,转告。
    南朝·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唐·刘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