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
意思:人说读书的快乐,人们说吟诗好,口吻长作秋虫声,只让你瘦得让你老。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书莫读》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的艰辛和吟诗的呕心沥血,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对诗人辛劳的同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读书和吟诗对身心的消耗。读书需要集中精力,久而久之,两眼就会变得干枯,像是能看见骨头一样。而吟诗则需要用心推敲每一个字,犹如呕心沥血。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创作的艰辛。
颔联“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读书和吟诗的辛劳。人们都说读书快乐,吟诗美好,但实际上,长时间的读书和吟诗使人像秋天的虫子一样瘦弱衰老。这里用“秋虫声”比喻吟诗的声音,也暗示了吟诗的苦涩。
颈联“君瘦君老且勿论,傍人听之亦烦恼”,从旁观者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吟诗之苦。不仅诗人自己会因为吟诗而瘦老,旁人听了也会感到烦恼。
尾联“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则提出了一种解脱之道。与其辛苦地读书吟诗,不如闭上眼睛坐在斋房里,下帘扫地,自焚香。听风听雨都很有趣味,健康时就行走,疲倦时就睡觉。这一联表现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创作需要灵感和生活的积累,而不是刻意为之。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读书和吟诗的辛劳,表达了作者对诗人创作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同时,通过尾联的对比,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