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 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意思:就像可怜不才子,白首不登科。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是一首描绘春天乘船游玩,关心民间疾苦,对未能有所作为的自我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清流、逸兴、鹢舟、江火、大雁、田家旱情、医俗、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等景象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以及对自我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慨。 首联“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描绘了诗人百里行春返程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清流美景的欣赏和逸兴遄飞的心情。 “鹢舟随雁泊,江火共星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江上行驶,看到大雁归巢,江上火光与星星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 “已救田家旱,仍医俗化讹。”表达了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美景,还关心民间疾苦,已经解决了田家的旱情,也纠正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文章推崇有加,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激励后辈,振兴风雅传统。 “高岸迷陵谷,新声满棹歌。”描绘了社会变迁,江山易主,新的声音充满了江面。 “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慨,同时也对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被重用的“不才子”感到惋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美景和民间疾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的遗憾和感慨,以及对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被重用的“不才子”的同情和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
鹢舟随雁泊,江火共星罗。
已救田家旱,仍医俗化讹。
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
高岸迷陵谷,新声满棹歌。
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白首

    读音:bái shǒu

    繁体字:白首

    英语:whitehaired

    意思:
    1.犹白髮。表示年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

  • 登科

    读音:dēng kē

    繁体字:登科

    英语:pass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意思: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
    唐·裴说《见王贞白》诗:“共贺登科后,明宣入紫

  • 才子

    读音:cái zǐ

    繁体字:才子

    短语:材 人才 材料 天才 奇才 英才

    英语:gifted scholar

    意思:
    1.古称德才兼备的人。

  • 不才

    读音:bù cái

    繁体字:不才

    英语:without capability; unable; incapable

    意思:
    1.没有才能。
    《左传文公七年》:“此子也才,吾受子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