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黄鹤驿寓题》 秋色未催榆塞雁,人心先下洞庭船。

秋色未催榆塞雁,人心先下洞庭船。

意思:秋色还催促榆塞雁,人的心先下洞庭湖船。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黄鹤驿寓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句“野云芳草绕离鞭”描绘了诗人漫步在乡野小径,四周是野云和芳草,诗人轻轻地挥动马鞭,这一幕充满了诗意的田园气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敢对青楼倚少年”则表达了诗人的决心,他敢于面对生活,不畏困难,就像倚靠青春少年一样。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秋色未催榆塞雁,人心先下洞庭船”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他觉得秋天还没有催促榆塞的大雁南飞,他自己却已经心向往之的驶向洞庭湖的船只。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赞美。 “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并不狂放不羁,也不追求过度的放纵,他的生活态度是理性的,但也是积极的。他愿意享受生活,享受美食,享受和朋友一起的欢乐。 最后两句“车马同归莫同恨,古人头白尽林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超然的态度。他并不追求名利,也不怨恨生活的艰辛,他愿意像古人一样,在林泉中度过晚年,尽享人生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以及对人生的超然和豁达的理解。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丰富、深刻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云芳草绕离鞭,敢对青楼倚少年。
秋色未催榆塞雁,人心先下洞庭船。
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车马同归莫同恨,古人头白尽林泉。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 塞雁

    读音:sāi yàn

    繁体字:塞雁

    意思:亦作“塞鴈”。
    塞鸿。
    唐·杜甫《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元·萨都剌《题扬州驿》诗:“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鴈一声霜满天。”

  • 秋色

    读音:qiū sè

    繁体字:秋色

    英语:autumn scenery

    意思: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

  • 榆塞

    读音:yú sài

    繁体字:榆塞

    意思:
    1.《汉书韩安国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
    唐·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