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意思:猪腿还有冬季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波定后得西归,鸟鹊喧呼里巷知》是一首描绘归乡途中的美好景象和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经历风波平息、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风波定后得西归,鸟鹊喧呼里巷知”,描绘了作者在归乡途中的情景,风波平息,鸟鹊喧哗,里巷沸腾,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 颔联“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年华老去的无奈。未熟的黄粱梦境被惊醒,相视白发,感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 颈联“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则表达了对家乡风物的怀念和对故乡生活的感慨。豚肩和蚕器都是家乡的特产,也是作者对家乡生活的回忆和感慨。 尾联“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父老的感激和思念之情。父老为公留腊酒,表达了家乡父老对作者的热情款待和深情厚谊。不须犹唱式微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和对故乡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波定后得西归,鸟鹊喧呼里巷知。
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
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
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
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
西行漫遣亲朋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合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合時

    英语:timeliness

    意思:(合时,合时)
    适合时宜;合乎时尚。
    《南史王僧虔传》:“谢灵运书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

  • 豚肩

    读音:tún jiān

    繁体字:豚肩

    意思:猪腿。
    《礼记礼器》:“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陋矣。”
    晋·傅玄《惟汉篇》:“嗔目骇三军,磨牙咀豚肩。”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