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吴中米价甚贵二十韵》 岁时相劳苦,盛馔一豚肩。

岁时相劳苦,盛馔一豚肩。

意思:一年四季相辛苦,丰盛一只肩膀。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闻吴中米价甚贵二十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村社会的困苦生活,以及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和劝告。诗中以农民的口吻,诉说了生活的艰难,千钱才能得斗米,一斛米价值万钱,这显示出物价高昂,农民的生活十分困苦。诗人对农民的愚昧无知感到悲哀,他问农民们何以自保,何以生存。 诗人想要告诫父老乡亲,食物是他们的生活之天,是他们生存的基础。他劝告他们不要为了迎合神社而结队迎接,不要为了装饰湖上的船只而花费过多,不要过度砍伐树木建造房屋,只要房屋坚固即可。妇女们不要过分打扮,野外劳作不需要美丽。他们要趋利避害,常常处在贫困的边缘,各种劳役压在他们身上。 诗人提醒他们不要羡慕公卿大臣,因为早朝会妨碍他们的熟睡。也不要贪图高额的财富,因为贪婪的官吏不会怜悯他们。有负债就会被吹毛求疵,无罪也会被牵连。他们哪有时间去争论曲直,被拘禁就像登仙一样。只要穿短衣吃豆子,就可以温饱一年。草庐挂着苇箔,就可以数世传承。朱门虽然显赫,但很快就会消失。 最后,诗人认为务农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农民没有官职和权力,只要天下太平,他们就可以自在逸乐,祭祀祖先。如果不幸流离失所,就要成为寓公,失去自己的家园。诗人的诗不是为了赞美农民的生活,而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改善。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农民的口吻和诗人的劝告,反映了农村社会的生活状况和农民的困苦处境。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钱得斗米,一斛当万钱。
嗟汝蚩蚩民,何恃以自全?
我欲告父老:食为汝之天。
勿结迎神社,勿饰杭湖船。
筑室勿斲削,但取垣屋坚。
妇女省钗泽,野妆何用妍。
趋利常处薄,众役常在前。
岁时相劳苦,盛馔一豚肩。
近市可致酒,虽薄亦醺然。
切勿慕公卿,早朝妨熟眠。
亦勿谋高赀,贪吏不汝怜,有负固吹毛,无罪亦株连。
岂暇论曲直,挺系如登仙。
短褐与饭豆,温饱可终年。
草庐挂苇箔,乃可数世传。
朱门虽赫赫,交化如飞烟。
为农最得策,本无禄与权。
时平自逸乐,奉牲祭其先。
不幸有散徙,均为寓民编。
吾诗不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解释

  • 劳苦

    读音:láo kǔ

    繁体字:勞苦

    短语:风尘仆仆 苦 风餐露宿 辛劳 辛辛苦苦 含辛茹苦 饱经风霜 积劳成疾 艰辛 千辛万苦 惨淡 困苦 艰苦卓绝 艰苦 栉风沐雨

    英语:moil

  • 岁时

    读音:suì shí

    繁体字:歲時

    英语:seasons

    意思:(岁时,岁时)

    1.一年,四季。
    《周礼春官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

  • 豚肩

    读音:tún jiān

    繁体字:豚肩

    意思:猪腿。
    《礼记礼器》:“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陋矣。”
    晋·傅玄《惟汉篇》:“嗔目骇三军,磨牙咀豚肩。”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