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
意思:衿曲从悠悠,穿带日趋缓。
出自作者[明]汤显祖的《离合诗寄京邑诸贵(良会今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琅玕岂不珍,玉屑竟谁饭;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先,诗中通过对琅玕、玉屑、桧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雅、幽静的氛围。琅玕是一种珍贵的树木,玉屑则是指珍贵的美食材料,桧树则在秋冬季节显得郁郁葱葱。这些自然元素在诗中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衣带日益宽大,表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忧虑。这种忧虑可能源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可能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最后,诗人通过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渴望与朋友保持联系的心情,展现了友情的重要性。诗人渴望能够乘着月光,仰望星空,与朋友保持联系,但距离和时间却阻隔了这种联系,使得思念之情愈发强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衣带宽大、友情思念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平静淡泊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