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漳州张怡使君》 已见嘉祥生北户,尝嫌夷貊蠹南薰。

已见嘉祥生北户,尝嫌夷貊蠹南薰。

意思:已经看到嘉祥生于北户,曾经涉嫌夷貊蛀虫南薰。

出自作者[唐]陈陶的《赠漳州张怡使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七言律诗,通过对前人功绩的赞美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首联“旧德徐方天下闻,当年熊轼继清芬”,诗人以赞美的语气描述了前人的功绩。“旧德徐方”指的是徐国(今江苏南部)的先贤品德,“天下闻”则表达了他们的声名远播。而“当年熊轼继清芬”则是对当前人的赞美,他继承了前人的清廉品德,继续发扬光大。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前人的伟大和当前人的高尚品质。 颔联“井田异政光蛮竹,符节深恩隔瘴云”,诗人描述了当前处境。“井田异政”指的是实行不同于井田制的新的政治制度,“光蛮竹”则表达了新的政治制度给边远地区带来了光明。“符节深恩隔瘴云”则表达了诗人被隔于瘴气弥漫的边远地区,无法回到朝廷的遗憾和无奈。 颈联“已见嘉祥生北户,尝嫌夷貊蠹南薰”,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嘉祥生北户”表达了北方的繁荣景象,“嫌夷貊蠹南薰”则表达了对南方被弊政所害的遗憾。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希望南方也能像北方一样繁荣昌盛。 尾联“几时征拜征西越,学著缦胡从使君”,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被重新起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愿望。“征拜征西越”表达了诗人渴望被任命为越地的西征使,以便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学著缦胡”则表达了诗人愿意穿着粗糙的缦胡服跟随使君出征,体现出他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前人功绩的赞美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诗人的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旧德徐方天下闻,当年熊轼继清芬。
井田异政光蛮竹,符节深恩隔瘴云。
已见嘉祥生北户,尝嫌夷貊蠹南薰。
几时征拜征西越,学著缦胡从使君。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临别,陶亦赋诗以送。相传他后来白日升天而去。(全唐诗作“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升元中,隐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升元中距大中中几九十年。陶遣莲花妓事,在咸通中,赠诗已有“老去风情薄似云”句,那得至升元中还在?可知全唐诗不确)陶著有文录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之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漫游浙江、福建、广东时,曾路过今闽东地区,并留下了《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等诗。

关键词解释

  • 嘉祥

    读音:jiā xiáng

    繁体字:嘉祥

    意思:犹祥瑞。
    汉·班固《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灾害之所以不生,嘉祥之所以遂作,则观象于天,察法于

  • 南薰

    读音:拼音:nán xūn

    南薰的解释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