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拟古》 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

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

意思:一天晚上登上城墙角落,周围看洛川。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拟古》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诗歌。诗歌以凿井北陵开头,形容人生努力追求却往往得不到所期望的结果。接着以生事澜漫,何用独精坚来表达人生的多变和不确定性,精坚的追求在澜漫的生事面前显得无用。然后诗人通过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对时间的感受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年幼时珍惜时间,而年老时却感觉时间无足轻重。 放驾息朝歌,提爵止中山,诗人以具体的行动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生活的放弃。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登上城楼,环视四周的景象。街衢积冻草,城郭宿寒烟,进一步描绘了萧瑟、荒凉的景象,暗示世间的繁华并不长久。 繁华悉何在,宫阙久崩填,以反问和陈述的方式表达了世事变迁,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曾经的宫阙也已崩塌填满。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诗人以齐景公和夷叔为例,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怀念,也暗示了人生的空虚和无常。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使读者对生命和世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
生事本澜漫,何用独精坚。
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
放驾息朝歌,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
街衢积冻草,城郭宿寒烟。
繁华悉何在,宫阙久崩填。
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洛川

    读音:luò chuān

    繁体字:洛川

    意思:洛水。即今河南省·洛河。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容与乎阳林,流沔乎洛川。”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视洛川。”
    唐·

  • 日夕

    读音:rì xī

    繁体字:日夕

    英语:day and night

    意思:
    1.傍晚。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复诊之,曰:

  • 回视

    读音:huí shì

    繁体字:回視

    意思:(回视,回视)
    回顾,回头看。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
    明·李东阳《寿舅氏刘公八十诗序》:“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