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 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

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

意思:熊耳山应刚到,牛头才去上。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僧人生活和经历的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和对僧人生活经历的赞美。 首句“跣足拄巴藤,潺湲渡几曾。”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赤脚拄着巴藤制成的拐杖,过着潺湲流动的溪流,这种描绘展现了僧人生活的艰辛和坚韧。 “尽权无著印,不是等闲僧。”这两句诗表达了僧人的智慧和修行,他们掌握了权力和无著印,这表明他们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修行境界,不是一般的僧人所能做到的。 “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这两句诗描绘了僧人的行程和经历,他们到达熊耳山时刚刚开始,而在牛头山才开始攀登。这表明他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修行,不断挑战自我。 “画来偏觉好,将寄柳吴兴。”这两句诗描绘了僧人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观,他们的画作非常出色,让人感到非常美好。作者将这幅画作寄给柳吴兴,表达了对这位画家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和经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和对僧人生活方式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僧人的智慧、坚韧、探索和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跣足拄巴藤,潺湲渡几曾。
尽权无著印,不是等闲僧。
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
画来偏觉好,将寄柳吴兴。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熊耳

    读音:xióng ěr

    繁体字:熊耳

    意思:
    1.山名。在河南省·宜阳县。
    秦岭东段支脉。
    《书禹贡》:“导洛自熊耳。”
    孔传:“在宜阳西。”
    《后汉书刘盆子传》:

  • 牛头

    读音:niú tóu

    繁体字:牛頭

    英语:ox head

    意思:(牛头,牛头)

    1.牛的头。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木牛流马,皆出其意”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