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浏檐雨暮,萧萧窗竹秋。
意思:浏览浏览檐下晚,萧萧窗竹秋。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雨中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浏浏檐雨暮,萧萧窗竹秋》以秋雨、秋竹、秋蚊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的秋夜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虑。接着,诗人又以准备过简朴生活的打算,表现出对贫苦生活的无奈和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首句“浏浏檐雨暮,萧萧窗竹秋”,以雨声和竹声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中,“浏浏”和“萧萧”分别形容雨声和竹声,给人一种沉闷而清冷的感觉。“暮”和“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真实而深刻。
第二句“蚊雷宵罢响,萤火暗停流”,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蚊雷暗示了蚊虫的嗡嗡声,让人想起夏夜的烦扰。而萤火则是在暗夜中闪烁的微光,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两句诗将秋夜的静谧与蚊虫萤火的动态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政尔具絺綌,又当营褐裘”,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打算。准备过简朴的生活,准备穿上细葛布衣和粗布袍子,这种转变暗示了诗人对贫苦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一句“桑麻岂无地,卒岁负悠悠”,诗人表达了对土地的向往,希望能在土地上耕作,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卒岁负悠悠”表达了诗人对漫长岁月的无奈和忧虑,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整首诗以秋夜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蚊虫、萤火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贫苦生活的向往和对土地的向往,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