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
意思:说回我的阳,我在长江之滨。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身世飘零的感慨和孤独惆怅的情怀。
首联“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阴影,只有日月的照耀,却只有他一人沉浸在愁思之中。这一联通过描绘日月的照耀,营造出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用典,借瑶草不得春喻自己身世飘零,遭遇不公。鶗鴂鸣则意味着春天已过,暗示诗人感到时光流逝,年华已逝。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凉。
颈联“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身世飘零。云归嵩之阳,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身寄江之滨,则表达了身处异地的孤独。这一联通过描绘云和身的位置,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尾联“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表达了诗人对被弃置的无奈和孤独惆怅。楚情吟白蘋,暗示诗人只能在白蘋中寻找慰藉。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对楚情的吟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助。
全诗以景起,以情结,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诗人通过描绘日月的照耀、云和身的漂泊、楚情的吟唱等意象,表达了自己身世飘零、孤独惆怅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