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数名诗》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

意思:七人称作者,杳杳有远古事迹。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数名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生活的赞美和反思,表达了对简单、自足、勤劳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对过度追求名利和物质生活的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了扬雄的住宅和季子的田地,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指出了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负面影响,如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这表明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可能会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失去自由和创造力。 接着,诗中提到了五侯的荣华富贵,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过度追求名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荣甚或为辱。这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八桂挺奇姿和九歌伤泽畔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然的美的赞美。同时,也通过十翼有格言的描述,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远离浮华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简单、自足、勤劳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对过度追求名利和物质生活的反思。它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追求高尚品德和远离浮华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意义,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
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
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
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
七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
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
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
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作者介绍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七人

    读音:qī rén

    繁体字:七人

    意思: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诤臣。
    宋·范仲淹《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表》:“念三圣之艰难,而成丕业;求七人之蹇谔,以补大猷。”参见“七臣”。

    解释:1.指

  • 杳杳

    读音:yǎo yǎo

    繁体字:杳杳

    意思:
    1.昏暗貌。
    《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 作者

    读音:zuò zhě

    繁体字:作者

    短语:起草人 笔者 著者 撰稿人

    英语:author

    意思:I

    1.创始之人。
    《礼记乐记》:“作

  • 称作

    读音:chēng zuò

    繁体字:稱作

    意思:(称作,称作)
    叫做。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地震在史书上称作灾异,说是上天示儆。”

    解释:1.叫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