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卧深穴,猛虎饥不眠。
意思:狐狸躺在深洞,猛虎因睡不着。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皑如山上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严寒雪景和荒凉古战场的诗,给人一种苍茫、悲壮的感觉。诗中以白雪、阴寒、狐狸、猛虎、古战场等意象,勾勒出一个荒凉、寂寥的世界,表现出诗人深深的忧郁和悲愤。
“皑如山上雪,凛冽生阴寒。”开篇两句,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雪后的景象,皑皑白雪覆盖着山峰,寒气逼人。这里的雪,既美丽又冷酷,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狐狸卧深穴,猛虎饥不眠。”这两句通过描绘狐狸和猛虎在严寒中的生存状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残酷。
“下有千尺松,埋没多摧残。”松树被深深的雪埋没,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这里,诗人借松树之形,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挣扎的痛苦。
“山椒冠丛祠,寂寞无孤烟。”山顶的祠堂孤独地立在那里,没有一丝烟火气息。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
“傍有古战场,鬼哭声烦冤。”这里的古战场和鬼哭声,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悲壮,诗人的悲怆情绪愈发浓厚。
“灯火断城郭,鸡犬杂喧喧。”诗人通过描绘灯火和鸡犬声,展现出一幅荒凉的城郭图景,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悲凉气氛。
“朝官急征夫,迫促争后先。”朝廷的官员紧急征召民夫,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去应征。这两句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柴门不得闭,行者不得还。”柴门无法关闭,行人也无法回家。这里表达了诗人在严寒和动荡中的无奈和苦闷。
“何当霁风雪,岩岫开南山。”最后两句,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希望风雪停息,山峰重现。这里的“霁风雪”和“开南山”,象征着困境的过去和希望的到来。
整首诗以雪为线索,通过对严寒、荒凉、动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忧郁和悲愤情绪。同时,诗中也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