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恐晴期远,寒疑暑候迟。
意思:阴担心天气期远,寒怀疑暑候慢。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次韵杨仪曹雨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雨中池阁美景的诗,通过对清簟、文漪、晴雨交替、荷花柳枝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池阁清幽之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雨中池阁晓,清簟荐文漪”,诗人以清晨雨中的池阁为背景,描绘了清新雅致的竹席。诗句中的“雨中”点明了诗人所描绘的时刻是雨天,而“池阁”则暗示了这是一个水景,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诗人通过使用“清簟”和“文漪”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池阁的宁静和清幽。
“阴恐晴期远,寒疑暑候迟”这两句诗,诗人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通过“阴”和“寒”这两个词,暗示了天气的不稳定和变化无常,让人感到一种不确定和忧虑的情绪。而“晴期远”、“暑候迟”则给人一种期待和希望的感觉,暗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句充满了诗人的情感色彩和艺术表现力。
接下来的四句诗,“荷高擎欲折,柳重舞难欹”,是对池阁中景物的具体描绘。诗人通过高高的荷花和柳枝的舞动,生动地描绘了雨中的池阁美景。其中,“擎欲折”表达了荷花的高傲和坚韧,同时也暗示着雨水的压力可能导致荷花的折损。而“柳重舞难欹”则描绘了柳枝在雨中的舞动,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最后一句“应阻陪高咏,开帘看散丝”,诗人以“开帘看散丝”结尾,表达了诗人在雨中池阁的美景前流连忘返,无法离开的情感。而“应阻陪高咏”则暗示了诗人无法继续高歌吟咏,只能看着眼前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池阁美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之景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暗示、动态描绘等,使得诗句充满了情感色彩和艺术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生动描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