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天宫阁秋晴晚望》 此日风烟好,今秋节候迟。

此日风烟好,今秋节候迟。

意思:这一天风烟好,今年秋季节候慢。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天宫阁秋晴晚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洛城秋霁后,梵阁暮登时》是一首描绘秋天登高远望的诗,通过对风物、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洛城秋霁后,梵阁暮登时”描绘了作者在洛阳城秋雨停歇后的时刻,暮色中登上梵阁的情景。其中,“洛城”点明地点,“秋霁”和“暮登”分别交代了时间和情境,整句给人一种宁静、深沉之感,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秋天的晚景图。 “此日风烟好,今秋节候迟。”这两句是对当前景色的具体描绘。作者认为今日的风和烟都十分美好,而秋天也似乎比其他季节更温和、宜人。这种对季节的独特感受,表现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霞光红泛艳,树影碧参差”是对具体景色的进一步描绘。作者用“霞光红泛艳”形容晚霞,用“树影碧参差”描绘树叶的颜色和影子。这些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最后两句“莫虑言归晚,牛家有宿期。”则是表达了作者的乐观和自信。作者鼓励人们不要担心天色已晚,因为牛家还有住宿的地方,表现出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晚景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细节描绘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城秋霁后,梵阁暮登时。
此日风烟好,今秋节候迟。
霞光红泛艳,树影碧参差。
莫虑言归晚,牛家有宿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风烟

    读音:fēng yān

    繁体字:風煙

    英语:wind and smoke

    意思:(风烟,风烟)

    1.南朝·齐·谢朓《和王着作融八公山诗》:“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

  • 秋节

    读音:qiū jié

    繁体字:秋節

    意思:(秋节,秋节)

    1.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参见“中秋”。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唐·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重九开秋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