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吴生南归》 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

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

意思:我开始看见曾子,文章初也是这样。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送吴生南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人才的赞美,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诗歌。诗中描述了作者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得到了曾子、吴生两位人才,感到非常高兴和感叹。诗中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认为古士不出,百年犹比肩,江西地区有很多人才。 诗中描绘了吴生初见作者时的疑虑和不自信,以及作者对他的赞赏和鼓励。作者通过比喻和描绘,将吴生比作昆仑倾黄河,形容他能够逐渐引导百川归海,表达了对他的信任和期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吴生才华的赞美,认为他能够写出好的文章,并且能够找到自己的道路。 诗中还描述了吴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他感到自己曾经怀才不遇,但是现在已经开始展现自己的才华。作者对吴生的自省和自我批评表示赞赏,认为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改变自己。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才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吴生个人的关注和赞赏,认为他是一个有才华、有追求、有自我反省的人。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歌,能够激励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不断努力改变自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我得曾子,於兹二十年。
今又得吴生,既得喜且叹。
古士不◇出,百年犹比肩。
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
吴生初自疑,所拟岂其伦。
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
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
决疏以道之,渐敛收横澜。
东溟知所归,识路到不难。
吴生始见我,袖藏新文篇。
忽从布褐中,百宝写我前。
明珠杂玑贝,磊砢或不圆。
问生久怀此,奈何初无闻。
吴生不自隐,欲吐羞俛颜。
少也不自重,不为乡人怜。
中虽知自悔,学问苦贱贫。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亦然

    读音:yì rán

    繁体字:亦然

    意思:也是这样。
    《谷梁传成公七年》:“免牲者,为之缁衣纁裳,有司玄端,奉送至于南郊,免牛亦然。”
    宋·范镇《东斋记事》卷二:“周谏议·湛善射弩,十发十中的,隔屋射亦然。

  • 文章

    读音:wén zhāng

    繁体字:文章

    短语:稿子 章

    英语:article

    意思: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墨子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