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蒹葭》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意思:江湖之后凋零,也担心岁月磋跎。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蒹葭》

全文赏析

《诗》:“蒹葭苍苍。”《尔雅》释:“葭,一名苇,即芦也。茅之未成者一名蒹,似萑而细,高数尺。

  摧折不自守①,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②。体弱春苗早③,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④,亦恐岁蹉跎⑤。

  (蒹葭,伤贤人之失志者。暂时花发,叶已沉波,申上秋风摧折。春苗、夜露,朔其前。江湖摇落,要其后也。北方风气早寒,故蒹葭望秋先零。南方地气多暖,故在江湖者后落。秋风摧折如彼,而远托江湖者,亦复蹉跎于岁晚乎。末二句,隐然有自伤意。【顾注】此咏秋日蒹葭,而兼及四时。苗早言春,露多言夏,后落义涉冬矣。)

  ①中山王《文木赋》:“华叶分披,枝条摧折。”②《杜臆》:“以戴对沉,高下相称。载以字近而讹,带以音近而讹。③陆倕诗:“休弱思自强。”④《楚辞》:“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⑤阮籍诗:“愿为三春游,朝阳忽蹉跎。”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蹉跎

    读音:cuō tuó

    繁体字:蹉跎

    英语:waste time; slips by with no accomplishment

    意思:
    1.失足。
    《楚辞王褒<九怀株昭>》:

  • 江湖

    读音:jiāng hú

    繁体字:江湖

    短语:人间 人世 尘 红尘 世间 尘世 浊世 阳间 凡

    英语: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