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除夜作》 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

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

意思:我统管十郎官,你领百吏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除夜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人生老病、仕途际遇和自我感慨的诗。诗人通过自己和朋友的对比,表达了人生无常、仕途不易和自我认同的困惑。 首联“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余。”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营造了一种寂静、阴郁的氛围。颔联“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则表达了诗人和朋友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作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颈联中,诗人通过描写老病和身体状况的改变,感叹生命的流逝和身体的衰弱。这一联通过对比朋友的年轻有为,更加突显了诗人自己的困境和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朋友的仕途际遇,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仕途不易的感慨。诗人在仕途中虽然身居高位,但却感到自己的成就远不如朋友,心中充满了自我怀疑和不安。 最后,诗人通过“俱已佩金印,尝同趋玉除。”表达了自己和朋友曾经的显赫地位和荣耀,但同时也暗示着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的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朋友的不同际遇和自我感慨,表达了人生无常、仕途不易和自我认同的困惑,给人一种深沉、悲凉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余。
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
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
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
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
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
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
我在魏阙下,谬乘大夫车。
妻孥常各饱,奴婢亦盈庐。
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
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
我掌四曹局,君管十乡闾。
君为父母君,大惠在资储。
我为刀笔吏,小恶乃诛锄。
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书。
俱已佩金印,尝同趋玉除。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吏胥

    解释

    吏胥 lìxù

    [petty official] 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小吏

    引用解释

    旧时官府中的小吏。 唐 白居易 《和微之除夜作》诗:“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