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夕》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意思:应倾向女儿珠宝箱,全画檀郎锦绣篇。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七夕》

全文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罗隐的《七夕》诗的创作背景与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有关。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相传这一天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罗隐在七夕这一天,可能看到民间妇女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的场景,有所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同时,罗隐所处的唐朝社会动荡,各种社会矛盾尖锐。诗人很可能借七夕这个节日,通过诗歌来抒发对人间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批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檀郎

    读音:tán láng

    繁体字:檀郎

    意思:《晋书潘岳传》、《世说新语容止》载:晋·潘岳美姿容,尝乘车出洛阳道,路上妇女慕其丰仪,手挽手围之,掷果盈车。
    岳小字檀奴,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幕的男子的美称。<

  • 珠玑

    解释

    珠玑 zhūjī

    (1) [pearl;gem]∶宝珠;珠宝

    (2) [graceful writing or expression]∶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 锦绣

    读音:jǐn xiù

    繁体字:錦綉

    短语:旖旎

    英语:beautiful

    意思:(锦绣,锦绣)

    1.《墨子公输》:“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 谢女

    读音:xiè nǚ

    繁体字:謝女

    意思:(谢女,谢女)

    1.指晋女诗人谢道韫。
    唐·李绅《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麻引诗人兴,盐牵谢女才。”
    宋·张孝祥《瑞鹧鸪》词:“雪下哦诗怜谢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