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发长松遇雪诗》 天野浩无涯。

天野浩无涯。

意思:天野浩瀚无涯。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发长松遇雪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冬送别的凄美画卷。诗中以土牛送寒、封雪满枝的形象,展现了冬天的严寒景象,同时表达了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 首联“土牛既送寒,奠陵方浃驰。”以土牛送寒的意象,点明时节已至严冬,奠陵之处,人们正在匆忙祭祀。这一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庄重的冬日场景。 颔联“振风摇地局,封雪满空枝。”描绘了强风撼地,大雪纷飞的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冬天的凛冽和壮美。 颈联“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则表现了江河渠水结冰,与陆地连成一片,天野浩渺无垠的景象。这一联以壮阔的自然景色,衬托出人们面对严寒的坚韧与勇敢。 尾联“饮泉冻马骨,斵冰伤役疲。昆明岂不惨,黍谷宁可吹。”描绘了马匹饮用冰冻的泉水,劳作的人们砍伐冰层受伤的情景,表现了严冬给生灵带来的艰辛。而“昆明岂不惨,黍谷宁可吹”则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即使面临艰难困苦,人们也要坚韧面对,勇敢前行的决心。 整首诗以冬天的寒冷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人们的坚韧与勇敢,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与美好。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语言凝练有力,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土牛既送寒。
奠陵方浃驰。
振风摇地局。
封雪满空枝。
江渠合为陆。
天野浩无涯。
饮泉冻马骨。
斵冰伤役疲。
昆明岂不惨。
黍谷宁可吹。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天野

    读音:tiān yě

    繁体字:天野

    意思:天空。
    胡也频《光明在我们前面》:“孤雁开始在迷茫的天野里作哀鸣的盘旋。”
    郭沫若《西湖纪游》诗:“巨朗的长庚、照在我故乡的天野。”

  • 无涯

    读音:wú yá

    繁体字:無涯

    英语:boundless; limitless

    意思:(无涯,无涯)
    亦作“无崖”。
    无穷尽;无边际。
    《后汉书蔡邕传》:“隆贵翕习,积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