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饮亭》 萦纡漱文石,次第传清杯。

萦纡漱文石,次第传清杯。

意思:心绪冲刷文石,依次传清杯。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饮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用生动且具象的词语勾勒出了一幅富有动感、生动、欢快的画面。诗中的语言流畅,意象丰富,表达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欢聚之乐。 “飞苔名僚集,临流芳宴开。”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地点和环境,名僚们集会在飞苔之地,临着溪流展开了芳香的宴会。这里既有人物的活动,又有自然的景色,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萦纡漱文石,次第传清杯。”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细节,文石环绕,酒杯依次传递,显得有序而优雅,营造出一种文明而高雅的氛围。 “回波亦多意,并汎落花来。”最后两句则以波纹和落花结尾,既表达了环境的优美,又带着一种含蓄的诗意,让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欢快、优雅的宴会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飞苔名僚集,临流芳宴开。
萦纡漱文石,次第传清杯。
回波亦多意,并汎落花来。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清杯

    见“ 清杯 ”。
    盛清酒的杯子。多指代清酒。 南朝 梁 沉炯 《十二属诗》:“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 宋 辛弃疾 《浪淘沙·送吴子似具尉》词:“来岁菊花开,记我清盃。”

    读音:qīng bēi

  • 萦纡

    读音:yíng yū

    繁体字:縈紆

    英语:tortuous; circuitous

    意思:(萦纡,萦纡)
    盘旋环绕。
    汉·班固《西都赋》:“步甬道以萦纡,又杳窱而不见阳。”

  • 文石

    读音:wén shí

    繁体字:文石

    英语:aragonite

    意思:
    1.有纹理的石头。
    《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