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凤何尝不住郊,太平消得苦譊譊。
意思:麒麟、凤凰何尝不住郊外,太平消得苦譊譊。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自乐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麟凤何尝不住郊,太平消得苦譊譊。》是一首描绘太平盛世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联“麟凤何尝不住郊,太平消得苦譊譊。”中,诗人用象征祥瑞的麟凤来比喻太平盛世的社会,他们也居住在郊野,这体现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而“太平消得苦譊譊”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中仍然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关注和忧虑。
颔联“才闻善事心先喜,每见奇书手自抄。”则描绘了诗人对善事和奇书的积极态度,表现出他对善良行为的喜悦和对知识追求的热情。
颈联“一瓦清泉来竹下,两竿红日上松梢。”描绘了清泉竹下、红日松梢的美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尾联“窝中睡起窝前坐,安得闲辞解客嘲。”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从自己的小窝中醒来,坐在窝前,希望能有闲暇的言辞来解除客人的烦恼。这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中人们应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太平盛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