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鸨羽》 父母何尝?

父母何尝?

意思:用啥去给父母尝?

出自作者[先秦]诗经的《鸨羽》

全文赏析

【注释】:

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
鸨:音保,鸟名,似雁
苞栩:丛密的柞树
[1]:音古,闲暇
[2]:音易,种植
-------------------------------------------------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 鸨(音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
 ③靡:无,没有。 盬(音古):休止。
 ④艺:种植。 稷:高粱。 黍:黍子,黄米。
 ⑤怙(音户):依靠,凭恃。
 ⑥曷:何。 所:住所。
⑦棘(音及):酸枣树,落叶灌木。
 ⑧极:终了,尽头。
 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
 ⑩常:正常。

题解:徭役繁重,劳动人民不能耕种以养父母的控诉。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
成群落在柞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
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靠谁养活我爹娘?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
成群落在枣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
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赡养父母哪有粮?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
成群落在桑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
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
用啥去给父母尝?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生活何时能正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1],不能蓺[2]稷黍。
父母何怙?
悠悠苍天!
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
悠悠苍天!
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
父母何尝?
悠悠苍天!
曷其有常?
作者介绍 毛泽东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解释

  • 何尝

    读音:hé cháng

    繁体字:何嘗

    英语:ever so

    意思:(何尝,何尝)
    亦作“何常”。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不。
    《史记日者列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

  • 父母

    读音:fù mǔ

    繁体字:父母

    短语:养父母 大人 上下 父母亲 家长 老人

    英语:parents

    意思:
    1.父亲和母亲。
    《诗小雅蓼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