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连环/解连环》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

意思:清风十里送竹轿,行不完全、山无数。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玉连环/解连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间景色和人文环境的诗,通过对新雨后山间溪水、柳树、楼台、老僧和门外苔藓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的宁静、美丽和与世隔绝的氛围。 首句“流水细通何处”便引人进入一种幽静的状态,仿佛可以听见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却难以看见其源头。这种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流淌在山间,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柳溪新雨”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象,新雨后的柳树在溪边摇曳生姿,与溪水相映成趣。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这几句诗描绘了山间的清风徐来,轻拂篮舆,让人感到清爽宜人。而山峦叠嶂,连绵不绝,也让人感到山间的壮丽和无尽。 “一簇楼台窣堵”描绘了山间的一处楼台,可能是山中的寺庙或居所。窣堵是印度语,意为佛塔或高塔,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高耸的建筑。这一簇楼台在青山绿水中显得格外醒目,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老僧常住”暗示了这个地方有位老僧常住,给人一种与世隔绝、宁静安详的感觉。这也为后面的诗句“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做了铺垫。 “门外苍苔如许”描绘了寺庙或居所门外的苔藓,已经生长得如此之厚,暗示了这个地方很少有人来打扰,也表明了这里的环境非常幽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新雨后的山间景色和人文环境,展现了山间的宁静、美丽和与世隔绝的氛围。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如“流水细通”、“柳溪新雨”、“清风十里”、“一簇楼台”、“老僧常住”、“门外苍苔”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流水细通何处。
柳溪新雨。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
一簇楼台窣堵。
老僧常住。
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不尽

    读音:bù jìn

    繁体字:不儘

    英语:not to the utmost

    意思:(不尽,不尽)

    1.未完;无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