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好事近·渔父长身来》 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意思:昨天晚上有江风雨,都不曾听到。

出自作者[宋]朱敦儒的《好事近·渔父长身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父生活和态度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渔父的自由自在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句“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描绘了渔父身材修长,只与钓竿相熟的场景,暗示了渔父与世无争,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接着,“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渔父的行船方式,他随心所欲地转船回棹,如飞一般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两句则表达了渔父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看法,他任由芦花盛开落败,随波逐流,而选择长醉不醒作为生活的策略,展现了他的超脱和豁达。这两句也暗示了渔父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更注重内心的精神世界。 最后,“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一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渔父在风雨中仍然淡定自若,听而不闻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渔父的超然物外和无畏无惧。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一个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渔父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自由、超脱和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
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
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
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作者介绍 于谦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关键词解释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 不曾

    读音:bù céng

    繁体字:不曾

    短语: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

    英语:never

    意思:未曾,没有。
    南朝·宋·刘义庆《

  • 风雨

    读音:fēng yǔ

    繁体字:風雨

    英语:wind and rain; the trials and hardships; wind an rain

    意思:(风雨,风雨)

    1.风和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