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敬赋虚斋孙君容膝》 一则万条,静者动蓍龟。

一则万条,静者动蓍龟。

意思:一是一万条,静的动蓍龟。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敬赋虚斋孙君容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心境的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生活状态。诗歌开头描绘了田园和茅屋的景象,接着描述了花草池水的美丽,然后又写了南坡丈室和容膝之地,营造出一种宽敞而宁静的环境。之后,作者用仙翁、芥子藏须弥等形象比喻,表达了心境的豁达和超脱。他又引用了圣贤经训,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对比了贪婪痴狂和心旷神怡的两种状态,强调了心旷神怡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快乐。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连屋不居,三閒葺茅茨。
田园非不宽,一亩环竹篱。
楚楚山下花,湛湛池边。
丈室南坡,容膝以扁之。
谁谓方回旋,天境春熙熙。
壶中著仙翁,芥子藏须弥。
虚诞彼异端,我异于斯。
圣贤与我对,经训星日垂。
可以读离骚,可以击壤诗。
回头绿纷者,金碧贮狂痴。
声色性命斧,财货盗贼资。
皇皇窘其庐,日怀不足私。
蚊蚋同旦暮,不满一唾嗤。
岂识天下乐,本非外铄为。
己大物自小,心旷神斯怡。
一则万条,静者动蓍龟。

关键词解释

  • 一则

    引用解释

    1.犹言一方面。多用于并列叙述两件事时。《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汉 王充 《论衡·量知》:“一则不能见是非,一则畏罚不敢直言。”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保持较大一部分兵力于适当的机动地区,不要绝对地分散,一则便于应付可能的事变,一则使分散执行的任务有一个重心。”

    <
  • 静者

    读音:jìng zhě

    繁体字:靜者

    意思:(静者,静者)
    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
    《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拙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