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岂非道,无为厌车辙。
意思:经上岂不是道,没有为满足车辙。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同元锡题琅琊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清静环境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描述了作者从喧嚣的郡邑来到山中,正值三伏天的炎热天气。然而,山中清静的环境和石缝中清澈的泉水给作者带来了清凉和舒适。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山中清静环境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间别”,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花香和松竹之美。作者将山中的花香比作神仙世界的事情,将松竹与人间其他植物区别开来,表达了对山中美景的赞美之情。
颈联“殿分岚岭明,磴临悬壑绝”,描述了山中的建筑和地形之美。作者看到殿阁掩映在雾气缭绕的山岭之中,石阶沿着高悬的山谷延伸,表达了对山中美景的惊叹之情。
尾联“经世岂非道,无为厌车辙”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的追求。作者认为,世间的事情无非是道的一部分,不应该厌倦于车水马龙的生活。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也体现了其对道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清静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比喻,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