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意思:流入岩下的溪水,幽泉帮助涓涓。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题滁州醉翁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描绘了作者在四十岁时仍然未老,而醉翁偶然写下了这首诗。他在醉意中遗忘了世间万物,不再记得自己的年龄。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也暗示了他在醉翁的身份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颔联“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描绘了作者对亭下溪水的喜爱,它从乱峰间流来,声音如同从空中落下,倾泻在两檐前。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自然世界,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入语,其清非管弦。”进一步描绘了溪水的特点,它流入岩下溪,伴随着幽静的泉水声,不断流淌。它的声音不同于嘈杂的人语,而是清澈、宁静,无法被管弦乐所比拟。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声的独特性和优美性。
尾联“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但他更喜欢自然之声,因为自然的音乐胜过任何丝竹之乐。因此,他经常带着酒,走到潺湲的溪水边,享受自然的恩赐。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品味。
全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佳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