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补陀,岩下水边。
意思:敬礼补陀,岩下水边。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观世音赞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敬礼补陀,岩下水边》是一首对佛教圣地普陀山的敬礼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无边的崇敬和向往。
“敬礼补陀,岩下水边”开篇点题,诗人对普陀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做了详细的描绘。补陀山是一座佛教圣地,位于岩下,水边,环境清幽,是修行者的理想之地。
“十方三世,无不现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和无所不在。十方三世,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上至三界天人,下至地狱饿鬼,无处不在。佛法无边,一切众生皆可在此找到救赎。
“愿我亦证,空觉极圆”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自己也能证悟佛法,达到空觉极圆的境界。这是对佛法修行的高度追求和向往。
“处处悲救,火中生莲”这两句诗描绘了佛法救苦救难的慈悲精神,以及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如同火中生莲般的艰难与坚韧。处处悲救,表达了佛法对众生的关怀和救助,火中生莲则象征着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难和痛苦,最终开出智慧之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普陀山的环境和佛法无边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佛法的慈悲精神和修行者的坚韧精神。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怀和对真理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