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王公吟》 王公大人,天下具瞻。

王公大人,天下具瞻。

意思:王公大人,天下景仰。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王公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考了权贵们的行为和道德,揭示了他们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对道德和教育的深刻见解。 首句“王公大人,天下具瞻”描绘了权贵们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接下来的几句诗则深入分析了他们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问题。“轻流薄习,重损威严”暗示了权贵们可能过于追求享乐,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和威严。“此尚未了,彼安能兼”表达了对权贵们贪得无厌的批判,他们往往不能满足于现状,总是贪求更多。 “非唯失道,又复起贪”是对这种行为的严厉批评,认为权贵们的行为已经偏离了正道,而且他们的贪婪只会带来更多的恶果。 “顶戴儒冠,心存象教”这两句诗描绘了权贵们表面上的道德形象,他们戴着儒生的帽子,表现出对儒家道德和宗教的尊重,但实际上这只是他们的伪装。“本图心宁,复使心闹”揭示了他们的内心并不宁静,他们的行为已经使他们内心混乱。 “譬如生子,当求克肖”是对权贵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以身作则,教育子女成为有道德的人。“不教义方,教之窃盗”则是对那些不注重道德教育,只注重物质利益的人的批评,他们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去偷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批判了权贵们的行为和道德,提出了对道德和教育的深刻见解。它提醒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当以身作则,注重道德教育,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王公大人,天下具瞻。
轻流薄习,重损威严。
此尚未了,彼安能兼。
非唯失道,又复起贪。
顶戴儒冠,心存象教。
本图心宁,复使心闹。
譬如生子,当求克肖。
不教义方,教之窃盗。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王公大人

    引用解释

    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於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王公大人,许其义气。”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富贵者,天所以待王公大人君子。”

    读音:wáng

  • 王公

    读音:wáng gōng

    繁体字:王公

    短语:亲王 公爵 诸侯

    英语:maharaja

    意思:
    1.天子与诸侯。
    《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 大人

    读音:dà rén

    繁体字:大人

    短语:中年人 佬 壮丁 人 丁

    英语:adult

    意思:I

    1.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
    《易干》

  • 天下

    读音:tiān xià

    繁体字:天下

    短语: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世上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land under heaven

  • 具瞻

    读音:jù zhān

    繁体字:具瞻

    意思:
    1.谓为众人所瞻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毛传:“具,俱;瞻,视。”
    郑玄笺:“此言尹氏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视汝之所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