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意思:一个为天下悲痛,不敢爱吾庐。
出自作者[宋]陈师道的《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是一首对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表达的诗。它描绘了一位中年人的人生轨迹,从年少时的自我修养,到中年时以著书为寄托,再到晚年得志的感慨和责任。
首联“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他早年学习真我,自我修养,表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而到了中年,他则以著书为寄托,表达出对学问和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我成长的追求,也展现了他在中年时期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
颔联“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描述了诗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付出和贡献。他耕耘在历史的长河中,扶助历史的发展,为国家的复兴和进步尽心尽力。同时,他也致力于帮助那些被忽视或遗忘的人,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励,吹嘘他们重新站起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颈联“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心。他得志的时候,不会因为年纪已晚而有所退缩,也不会因为成功而感到满足。相反,他愿意继续追求更高的价值和目标,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尾联“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诗人以一种悲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他为了天下苍生而痛哭流涕,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不惜一切代价。他不再为自己的家园和财产而担忧,而是将个人的利益放在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之后。这一联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和付出,展现了自我成长、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对后人的启示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