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意思:如果木兮坐在明堂上,池蒙汜啊家扶桑。

出自作者[唐]卢照邻的《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明明天子和道德文化的诗歌。 首句“明明天子兮圣德扬”表达了诗人对明明天子的赞美,他以圣明的德行扬名天下。接下来的“穆穆皇后兮阴化康”则描绘了皇后在阴化中使天下康宁的场景。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这两句描绘了天子在若木山上登临明堂,他的池塘如同蒙汜一般广阔,他的家族如同扶桑一样繁荣。 “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这两句表达了天子偃武修文,文化昌盛,礼乐昭彰,股肱贤良。这是对天子治国能力的赞美。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表达了君臣协定,国家永无疆界,是对天下太平的向往。然而,“颜子更生兮徒皇皇”则表达了虽然君臣协定,但还有许多像颜回一样的人才未能得到重用,这又表达了对人才得不到发挥的忧虑。 最后,“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些在远方忠诚信义的人的思念和期待,他们应该像穿着由忠信织成的衣裳一样,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整首诗充满了对明明天子的赞美和对天下太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忧虑和对远方忠诚信义之人的期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穆穆皇后兮阴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关键词解释

  • 若木

    读音:ruò mù

    繁体字:若木

    英语:Ruo Tree

    意思: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泂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 明堂

    读音:míng táng

    繁体字:明堂

    英语:courtyart

    意思:
    1.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孟子梁惠王下》:

  • 扶桑

    读音:fú sāng

    繁体字:扶桑

    英语:Chinese hibiscus

    意思:
    1.神话中的树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 濛汜

    读音:拼音:méng sì

    濛汜的解释

    1.古称日落之处。《文选·张衡<西京赋>》:“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与 濛汜 。” 薛综 注引《楚辞》:“出自 阳谷 ,入于 濛汜 。” 唐 白居易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之三:“ 鼎湖 龙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