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龙之说,亦或可循。
意思:甘龙的说法,也可沿。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二说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深度思考的诗,表达了对治理方式、社会风俗、教育方式以及人们习惯和学者的态度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首句“治不变俗,教不易民”,表达了诗人对稳定的社会治理不应忽视社会风俗和民众习惯的改变的看法。这意味着治理者需要考虑到社会变迁,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持稳定,还需要考虑如何适应和改变社会风俗,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甘龙之说,亦或可循”,表达了诗人对甘龙的观点的认可。甘龙认为,社会习俗和教育方式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方式和风俗习惯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
“常人习俗,学者溺闻”,表达了诗人对普通民众和学者的态度。诗人认为,普通人往往受到习俗和传统的影响,难以摆脱旧有的观念和习惯,而学者则容易受到既有观念和听闻的影响,难以独立思考和创新。这提醒我们,在变革社会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引导他们适应变革。
“商鞅之说,异乎所云”,表达了诗人对商鞅变革思想的看法。商鞅主张通过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思想与诗人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商鞅的思想也有其合理之处,诗人也对其表示认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治理、社会变革、教育方式、人们习惯和学者的深刻见解,提醒我们在变革社会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引导人们适应变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