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二说吟》

治不变俗,教不易民。
甘龙之说,亦或可循。
常人习俗,学者溺闻。
商鞅之说,异乎所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深度思考的诗,表达了对治理方式、社会风俗、教育方式以及人们习惯和学者的态度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首句“治不变俗,教不易民”,表达了诗人对稳定的社会治理不应忽视社会风俗和民众习惯的改变的看法。这意味着治理者需要考虑到社会变迁,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持稳定,还需要考虑如何适应和改变社会风俗,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甘龙之说,亦或可循”,表达了诗人对甘龙的观点的认可。甘龙认为,社会习俗和教育方式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方式和风俗习惯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 “常人习俗,学者溺闻”,表达了诗人对普通民众和学者的态度。诗人认为,普通人往往受到习俗和传统的影响,难以摆脱旧有的观念和习惯,而学者则容易受到既有观念和听闻的影响,难以独立思考和创新。这提醒我们,在变革社会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引导他们适应变革。 “商鞅之说,异乎所云”,表达了诗人对商鞅变革思想的看法。商鞅主张通过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思想与诗人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商鞅的思想也有其合理之处,诗人也对其表示认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治理、社会变革、教育方式、人们习惯和学者的深刻见解,提醒我们在变革社会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引导人们适应变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关诗词
  • 1
    [宋]
    谁言少康真禹子,子孙九人流到此。
    谁言鬼侯遭纣虐,冤魄至今灵故垒。
    诞哉二说太荒唐,未识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屨空山问遗址。
    数间古屋傍林峦,一簇偶人皆剑履。
    断碑仆地苍藓没,满庭落叶秋风起。
    岁时伏腊走村翁,醵钱买酒烹羊豕。
    粤巫击鼓细吹角,整日歌呼乞新祉。
    饥乌攫肉舞盘间,野蝶寻馨投盏里。
    愚民惊怪相骇诞,巧啭笙簧萦俗耳。
    那知三代去已远,鬼神岂肯歆非祀。
    漳川遐僻在穷闽,北去中州几万里。
    从来不及风马牛,庙食胡为而至是
  • 2
    [明]
    南能北秀同一师,朝参暮请同一时。
    胡为分宗作南北,匹似骨肉成乖离?
    只缘见性有差别,究竟也知无二说。
    明镜非台火里沤,菩提有树空中橛。
    丈夫岂肯师于心,便从陆地甘平沉。
    直是循流了源委,三乘教外求知音。
    空室老矣无机智,吃饭有时忘却箸。
    因子凌晨觅赠言,掇笔不觉书长句。
  • 3
    [唐]
    苦心知苦节,不容一毛发。
    炼金索坚贞,洗玉求明洁。
    自惭所业微,功用如鸠拙。
    何殊嫫母颜,对彼寒塘月。
    君存古人心,道出古人辙。
    尽美固可扬,片善亦不遏。
    朝向公卿说,暮向公卿说。
    谁谓黄钟管,化为君子舌。
    一说清嶰竹,二说变嶰谷。
    三说四说时,寒花拆寒木。
    晔晔家道路,灿灿我衣服。
    岂直辉友朋,亦用慰骨肉。
    一暖荷匹素,一饱荷升粟。
    而况大恩恩,此身报得足。
    且将食檗劳,酬之作金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